南通工学院

阅读:214
单位介绍
南通工学院坐落于中国江苏省风景秀丽、素有“江海门户”之称的沿海开放名城南通市区东南部,隶属江苏省政府,是一所以工为主,包含经、管、文、理等门类的多科性高等本科院校。
  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,创建于1912年4月,次年定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,由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、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,是中国早的独立设置的纺织高等学府。其后,学校经历了南通纺织大学、南通大学、南通大学纺织科、南通学院纺织科等几个发展时期,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,其中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3名,成为“中国纺织工程师的摇篮”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,学校迁往上海,与其他院校的相关系科组建成华东纺织工学院(现东华大学)。1977年学校复建,几经更名,1995年9月定名为南通工学院。现校园占地340余亩,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,在校学生8000余人。学院校风建设成效卓著。建校之初,张謇先生为学校亲自书写校训:“忠实不欺,力求精进”。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,特别是复建以来,学校逐步形成了“团结奋进、刻苦严谨、求实创新”的校风,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注入时代精神,这里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“莫文隋”精神的发源地,是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单位,并以高分通过江苏省高校校风达标评估,通过江苏省高校党委工作评估。校园环境优美,人工湖与绿化小区相映成趣,是省级安全文明校园、省级绿化达标单位。
  目前,学院设机械工程、自动化、信息工程、纺织服装、化学工程、经济贸易、建筑工程、应用数学、社会科学9个系及基础课、军训体育2个部,共28个专业。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,拥有藏书近30万册,配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和网上查阅检索系统。建立了校园计算机网络。编辑出版了《南通工学院学报》(自然科学版、社会科学版)。840多名教职工中,专任教师484人,正副高职193人,博士、硕士241人,其中省级“333工程”培养对象6人,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。聘请国内外兼职、客座教授30余人,其中,中国科学院、工程院院士6名。
  学院紧紧围绕“发展”与“提高”两大主题,以育人为中心,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积极追求规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效益的统一,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,努力创设有利于人才尽快成长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,建设高素质的教学、科研和管理工作队伍,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、创新教育,调整学科专业结构,强化基础,加强课程建设,致力于培养素质良好、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强的高层次人才。复校20多年来,为社会输送各种专门人才1万余人,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工作骨干,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始终保持前列。学院重视加强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,积极发挥科技优势,为地方经济服务,承担各类相关科研项目,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基金资助项目,许多项目获得省、市科技进步奖。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,省级学科梯队1支,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,省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,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,有独立建制的研究所3个,形成了比较稳定、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,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,并已逐步推向市场。
 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,积极拓展与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加拿大、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交流的渠道,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,交往不断加深。加大了“走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的力度,与加拿大魁北克里穆斯基大学实施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,与德国波恩-莱茵-齐格应用技术大学实施了硕士学位计划、学士学位毕业设计交流计划和教师交流计划,与香港城市大学等开展了教学、科研交流,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创造了条件。
  南通工学院所在地南通滨江临海,紧靠上海,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也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基地之一。南通的电子、机械工业相当发达,对外贸易发展迅速。优越的经济地理环境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条件,南通工学院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。2002年10月26日,南通工学院隆重举行了九十校庆活动,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名致信祝贺并希望“南通工学院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‘三个代表’重要思想的指引下,继承优良传统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奋发努力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,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!”目前,南通工学院正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,努力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全面实施学校事业发展“十五”计划,优化专业结构,努力提升办学层次,加大师资培养力度,为早日建成南通大学而努力奋斗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南通工学院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